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10
核心提示: 12月27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8期通告,通报了不合格食品7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
 12月27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8期通告,通报了不合格食品7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及其他指标等问题。
 
  5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分别为广州市番禺区化龙振钊粮油店销售的白酒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陆河县城晓冰百货商行销售的标称汕尾市多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纳玛仔(糕点),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 al 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顺德区均安镇厉三秀干货店销售的萝卜干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源县日峰副食商行销售的标称广东微深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坛酸菜(酱腌菜),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鼎湖区莲利肉丸店销售的饺子皮,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烷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对不同食品类别的甜蜜素限量值有明确规定,该标准规定白酒不得使用甜蜜素作为甜味剂,腌渍的蔬菜中甜蜜素最大使用量是1.0g/kg。甜蜜素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带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不严交叉污染,或者是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或增加产品的口感而违规使用甜蜜素。
 
  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的安全性较高,少量苯甲酸对人体无毒害,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在人体内不会蓄积,但如果人体长期大量摄入苯甲酸或苯甲酸钠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影响人体健康。造成苯甲酸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量使用,或者使用时未准确计量。
 
  脱氢乙酸是一种低毒高效防腐、防霉剂。在酸、碱条件下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对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人体毒害较小。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生湿面制品不得使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项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使用。
 
  本次抽检1批次产品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山梨酸 苯甲酸)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要求,表a.1列出的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的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造成该指标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从而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防腐剂,或者在加工过程中未准确计量,或者生产企业对标准的规定要求理解不透彻。
 
  二氧化硫是一种毒性低的化合物,可溶于水中,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在一般食用情况下,二氧化硫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对二氧化硫有过敏反应的人,则可能会出现气喘、头痛或恶心等过敏症状。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酱腌菜中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等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是0.1g/kg。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劣质原料,其后为提高产品色泽或保鲜违规使用硫磺、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等含硫添加剂。
 
  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矶)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剂和稳定剂,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糕点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得超过100mg/kg。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经营企业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过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铝添加剂;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还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了受环境影响含有较高铝含量的原料。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1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分别为中山市坦洲镇快八点百货店销售的标称石狮恒记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紫米夹心吐司面包,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深圳市龙岗区五联强盛粮油副食商行销售的标称重庆浦里红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45度高粱酒,酒精度不符合产品标示的标准规定。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和预测食品耐保藏性。本次抽检1批糕点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的限量要求n=5,c=2,m=104,m=105,该限量要求菌落总数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04cfu/g。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酒精度是酒类产品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主要影响产品的品质。根据产品执行标准的规定,酒精度实测值与标签标示值允许差为±1%vol。酒精度不合格可能是个别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格或生产工艺水平较低,无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或是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导致酒精度降低以致不合格;也可能是个别生产经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也不排除生产经营企业的检验器具未准确计量,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同时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按规定在监管部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
编辑:songjiajie2010

 
分享:
关键词:
[ 网刊订阅 ]  [ 检验技术搜索 ]  [ ]  [ ]  [ ]  [ ] [ ]
 

 
 
推荐图文
推荐检验技术
点击排行
检验技术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1 queries, memory 0.95 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