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定管理评审方案;
2、管理评审准备;
3、管理评审实施:
管理评审一般以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评审会议由管理层(通常最高管理者)主持(或委托代理人主持),管理层、 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包括质量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质量监督人员等)参加会议。
参会人员按照评审方案对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实用性进行充分的讨论、认真评审,对存在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对质量工作提出改进的建议,识别风险,管控风险,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并提供书面汇报资料。
a)管理层(通常最高管理者)首先报告其对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的情况;
b)各部门负责人汇报一年来管理体系活动的相关情况;
c)技术负责人汇报一年来开展技术活动的情况;
d)质量负责人汇报一年来开展质量活动的情况;
e) 讨论、研究、核实、分析相关问题;
f) 管理层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作出结论和决议;
g) 质量技术部门负责管理评审记录。
4、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评审报告编写;
5、质量负责人根据改进的意见制定整改计划;
6、质量负责人负责整改计划的落实、验证及文件化;
7、管理评审资料的归档。
随时性的评审会议由组织者决定参会人员,评审会议需对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性意见(包括拟采取的的纠正措施和改进的意见)。
管理评审应当依据正式的日程安排系统地实施。
二、管理评审的输入
评审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 检验检测机构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如准则和政策要求的变化、人机料法环变化)
b) 目标的可行性;(质量目标中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和支持数据)
c) 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即管理体系文件是否需要变更)
d) 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改进措施的完成情况,包括有效性判定)
e) 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内审报告)
f) 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和有效性)
g) 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监督/扩项/复评审)
h)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或检验检测机构活动范围的变化;(宏观经济的影响/业务量增加或减少/机动车取消区域划分)
i) 客户和员工的反馈;(是否进行分析并吸纳有用的意见,有助于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所需的改进)
j) 投诉;(投诉的处理情况)
k) 实施改进的有效性;(改进措施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l) 资源配备的合理性;(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环境资源、计量溯源性资源、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资源是否满足要求,或今后的发展需求)
m) 风险识别的可控性;(风险从合同评审就开始,要识别风险,管控风险,使风险消除或降低至可控范围内。通过管理评审的分析判断或许可以识别出新的风险)
n) 结果质量的保障性;(包括从对实验室活动结果有影响的各种质量活动所获得的涉及检测结果有效性的结论)
o) 其他相关因素,如监督活动和培训。(如环境监控、人员监控等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监控情况)
三、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当输入组织的策划系统,并应当包括:
a)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通过对输入性信息分析,对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进行的评价)
b)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改进;(对发现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工作,应采取纠正措施)
c) 提供所需的资源;(为改进现有的工作等需增加的资源,包括引进人才、更新或增加设备、改造环境、提供培训机会等)
d) 所需的变更。(包括修改体系文件、修改方针和目标、重新分配部门职责、调整关键岗位人员,也可以包括调整目标客户群从而涉及扩项的决定等)